中頻電爐鑄造生產的五個技術要點必須記住
1.感應電爐熔煉的鐵液過冷度
電爐熔煉采用了大量的廢鋼和增碳劑的熔化方式,在提高鑄件強度和硬度的同時,鐵液中的外來結晶核心減少,在相同碳當量的條件下,電爐熔煉的鐵液在共晶凝固時的過冷度比沖天爐鐵液要大,收縮傾向也較大,在灰鑄件厚壁處易產生縮孔和縮松現象,薄壁處易產生白口和硬邊等鑄造缺陷,因此,在鐵水孕育過程中,為保證鑄件力學性能,需要提高0.1-0.2%的孕育量。
2.電爐熔煉鐵液氣體含量特點
電爐熔煉利用交流電感應原理,將金屬爐料熔化,整個熔煉冶金基礎就在于金屬爐料、爐襯材料、爐渣以爐內氣體的相互作用。與沖天爐熔煉相比較,由于金屬爐料與爐氣的接觸時間比較短,熔化鐵液與爐氣的接觸界面較小,熔化后的鐵液中氫、氧含量較低。
2.1電爐鐵液氫含量
氫元素是反石墨化元素,在鐵液中屬于有害元素,其含量越低越好。相關資料表明,電爐熔煉鐵液中的氫含量約為2PPm,因此,在熔煉過程中,只要控制原材料干燥無水分、潔凈無污染,鑄件產生由氫元素導致的皮下氣孔、針孔的可能性較小。
2.2電爐鐵液氧含量
氧元素一般以結合氧與溶解氧的形式存在鐵液之中,它對石墨在鐵液凝固過程中的形核有著重要作用。在熔煉的過程中,鐵液與空氣接觸,不斷吸附、溶解,直到飽和為止。相關資料表明,沖天爐熔煉鐵液的含氧量約為40-60ppm,而電爐熔煉鐵液的含氧量為20ppm,如高溫過熱時間長,鐵液的含氧量可能更低。傳統理論認為石墨形核是異質形核,靠外來質點(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形核生長,孕育劑中的(Si,Ba、Ca、Zr等元素)要和氧結合生成氧化物形成核心,并且只有凝固時期析出的SiO2,它的結晶表面才能作為石墨的形核核心,有效地對石墨起到孕育作用。如果鐵液氧化嚴重,SiO2的結晶表面隨著時間延長而溶解,活性降低,可能變為熔渣而失去孕育的效果。對于灰鐵而言,鐵液中的氧含金量在20-30ppm范圍內時,有助于提高鑄件的冶金質量,如果含氧量低于10ppm,則不利于鐵液中的石墨形核,可能產生過冷石墨,增加孕育劑的加入量,效果也不明顯。目前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加入含氧、硫的孕育劑,也可以加入適量的鑄鐵鐵屑,提高鐵液中的含氧量,降低鐵液的過冷度。
2.3電爐鐵液氮含量
氮通常以下三種形式存在于鑄鐵中:(1)以間隙方式固溶于鑄鐵中的鐵素體或滲碳體中;(2)在鐵液中以氮化物的形式存在;(3)以單質N2的形式從鐵液中析出,形成氮氣孔。在鑄鐵生產過程中,如果原材料或工藝控制不當,可能會產生氮氣孔缺陷,造成鑄件報廢。鑄鐵中的氮元素主要來源于廢鋼中的碳素鋼、增碳劑以及樹脂砂型或砂芯等材料,一般鑄件的氮元素含量在40-70ppm,由于高牌號鑄件的生產,廢鋼和增碳劑的使用量不斷增加,在熔化過程中,氮的溶解度隨著鐵液溫度升高而增大,氮含量不斷在鐵液中積累。另外,呋喃樹脂在澆注的高溫鐵水中能夠分解成氨,氨又可以分解成氮和氫,在砂芯—鐵液界面的氮和氫溶解量急劇增加,從而使鐵液中的氮含量富集而達到過飽和狀態,在鑄件凝固的過程中,過飽和的氮從鐵液中析出,形成氣泡并沿著奧氏體枝晶間隙長大,最終形成裂隙狀的氮氣孔。相關文獻表明,在灰鐵鑄件的生產中,鑄件薄壁部位含氮量超過130ppm,厚壁部位含氮量超過80ppm時,鑄件可能產生氮氣孔。在含氮量較高的鐵液中,通常加入少量的鈦鐵和硅鋯孕育劑,利用Ti、Zr元素和氮形成氮化物,從而進行固氮,消除氮氣孔缺陷,這不但會增加生產成本,而且會提高鑄件硬度,影響其加工性能,因此,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在于降低鐵液中氮含量的來源,減少奧氏體相廢鋼加入量;盡量使用低含氮量的優質高溫石墨化增碳劑;在使用呋喃樹脂制芯時,盡量采用低氮的優質樹脂;在冬季生產時,適當提高鐵液的澆鑄溫度,防止鐵液溫度降低過快而析出氣體。
3.灰鑄鐵石墨的形態特點
灰鑄鐵基本上是由鐵、碳和硅元素組成的合金,片狀石墨的大小、分布狀況是影響灰鐵鑄件力學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灰鑄鐵中的石墨片有切割金屬基體、破壞其連續性、使其強度降低的作用,在生產鑄件的過程中,應避免產生長而薄的石墨片和粗大的石墨片。與沖天爐熔煉相比,感應電爐熔煉沒有充分的吸熱升溫和物質傳遞過程,而是采用大量廢鋼和增碳劑的熔化方式,并在熔化過程中伴有電磁攪拌,因此,在共晶凝固過程中可作為石墨形核的外來結晶核心較少,鐵液中的過冷度較大,白口傾向較高,在高強度薄壁灰鑄鐵件中往往會生成D型和E型過冷石墨,并在石墨末端形成三角狀。另外,電爐熔煉的鐵液中含氮量較高,氮元素在促進形成珠光體的同時,還能夠使片狀石墨長度變短,石墨末端尖角鈍化,彎曲度增加,提高鑄件的抗拉強度。
4.提高電爐熔煉鐵液質量的改善措施
在整個冶金過程中,電爐熔煉由于其設備加熱原理的特性,本質上就是將原材料熔化和輔助材料溶解擴散的過程,而且沒有沖天爐熔煉系統的除渣過程,對于原材料的表面潔凈度要求較高,回爐料需要進行拋丸處理,根據電爐熔煉的一些冶金特性,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提高鐵液質量:
(1)電爐熔煉需要遵從“滿爐快速熔化、快速出鐵”的原則。在保護電爐爐襯使用壽命的基礎上,首爐根據冷起熔工藝熔化,熱爐盡量使用大功率熔化鐵料,減少鐵液與外界氣體接觸,防止鐵液在熔化過程中被氧化。另外,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專人查看熔化情況再分批加料,避免鐵料出現“搭棚、結殼”現象。
(2)在電爐熔煉的過程中,使用大量廢鋼和增碳劑,用于石墨形核的外來核心較少,因此,鐵液的過熱溫度和時間根據鑄鐵牌號而定,過熱溫度不能太高,過熱時間不能太長,長時間高溫放置的鐵液需要加入廢鋼、生鐵等原材料調制后使用,否則微小的外界核心被高溫鐵水溶解,在凝固過程中,鐵液的過冷度過大,容易生成D型過冷石墨,影響鑄件力學性能。
(3)在電爐熔煉的過程中,需要加入FeS或FeS2進行增硫以保證鐵水中適當的硫含量,生成的MnS細小顆??梢宰鳛槭魏说耐饨绾诵?,有利于生成均勻的A型石墨。Mn和S含量一般應滿足下式:Mn% = 1.73 S% + 0.3%,由于MnS能夠溶于氧化渣(FeO、MnO等)中,可以降低氧化渣的熔點,形成流動的液態渣,當溫度較低時,過飽和的高熔點MnS容易從鐵液中析出,促使鑄件渣氣孔缺陷的形成,因此,在滿足鑄件力學性能的基礎上,鐵液中的Mn和S含量應取下限,不宜太高。
(4)為進一步提高電爐熔煉的冶金質量和穩定性,通常在熔化過程中加入SiC進行預處理,它可以改善石墨結晶析出的生和條件,提高鑄鐵的共晶轉變溫度,降低鐵水的過冷度,增加共晶團數,有利于生成細小均勻的A型石墨,改善鑄件的加工性能。SiC的熔點較高,只能以溶解和擴散的形式進入鐵液中,一般是隨爐料分批加入,加入量約為金屬爐料總量1%,由于各鑄造企業自身的爐況條件和作業方式不同,可以通過試驗取得適合企業具體條件下的最佳用量。
(5)在生產高牌號的灰鑄鐵鑄件時,目前國內普遍的做法就是降低鐵液碳當量,對鐵液進行合金化處理,保證鑄件力學性能符合要求。鑄件牌號越高,鐵液的碳當量越低,合金化元素越多,鐵液的流動性降低,收縮傾向會更加明顯,因此,需要適當提高Si/C的比值,一般將Si/C的比值控制在0.6-0.8范圍內,這樣可以增強促進石墨化的能力,增加奧氏體枝晶的數量,減少鑄件薄壁的白口傾向,改善鑄件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
陜ICP備XXXXXX號 Copyright 2009-2021,西安藍輝機電設備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029-68099611 89100131-808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石化大道西段(藍輝實業)
友情鏈接:顆?;钚蕴?/a> 實驗室噴霧干燥機 粉末包裝機 玻璃反應釜 活檢針 深圳貨代 螺桿啟閉機 陶粒價格 電動蝶閥 一體化預制泵站 固液分離機 反應釜 不銹鋼輸送機 不銹鋼攪拌釜 金輪機械 紡織印染機械制網設備 自動吹瓶機 無縫拼接屏 fpc廠家 管式爐 隔墻板機 國槐 雷蒙磨粉機 醫學考試 pos機安裝 檢針機 泵管 美國紅楓 白蠟 法桐價格 鼓風干燥箱 金枝槐